如何把握中一自行分配學位,提早送孩子入心儀中學?
2025年9月入學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,剛於上周開始接受申請,為時兩周。長假過後,正好深思熟慮,作出决定。以下介紹各種選校策略、填表須知、計分機制等,令勝算大增。
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簡介
每年之升中派位,全港官立、資助、津貼中學及部份直資中學均會參加。分為兩大階段,「自行分配學位」乃率先展開的首階段,接著是「統一派位」。這階段之特點,乃每間中學可預留最多三成中一學額收生,且可自行决定收生準則,俗稱「自行收生」。此外,不限地區校網,學生可全港選校。
申請須知
今學年之申請時期為2025年1月2日至16日,家長須於期間向有關中學遞交申請。每名參加升中派位的學生,均將透過其小學,獲派兩份紙本申請表,表上之「選校次序1」,代表選校首志願,而「選校次序2」代表次志願。
去年起,教育局增設電子化申請渠道,家長可以「智方便+」連結帳戶,透過「中一派位電子平台」瀏覧升中選校的相關資訊,遞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,以及查閱申請結果。
務須注意,不論遞交渠道,每名學生最多祇可向兩間中學申請,否則其參加派位資格將被取消。再者,重複遞交申請,亦祇會視作一個申請處理,徒浪費機會。而同一份申請表,分別以不同渠道,向兩間不同中學遞交,更會令申請作廢。所有申請一經遞交,皆不可撤回或更改。
(圖片鳴謝:gpointstudio, freepik)
甄選方式
中學可自行訂立收生準則,唯教育局規定,不得設置筆試。通常主要透過面試、成績表及課外活動記錄等,瞭解學生的品性潛能。以下為一般甄選準則和佔分擧例:
面試表現 | 30% |
呈分試成績 | 30% |
小五、小六學業成績 | 10% |
操行 | 20% |
課外活動及服務 | 10% |
遞交文件
下列一般中學所要求之申請文件擧例。通常學生會製作一份「升中個人檔案」,自我介紹一下,解釋申請原因,附上獎項證書等,盼能令校方增添良好印象。除成績表外,一些非現成資料,例如小學推薦信、填報校內各科的分數或名次等,皆毋須向中學提交。順帶一提,中學是無權過問學生之選校志願次序的。
教育局發出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表
中學申請表
身份證明文件副本
小五全年及小六上學期成績表副本
獎狀或嘉許證明副本
〈「升中個人檔案」如何寫得出色吸引?〉
必備策略
在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,選校志願毋須太保守,大可稍為大膽進取,一敲心儀中學的大門。皆因此階段之原意,就是給予學校自主彈性,使之能在成績分數之外,多考慮學生的志趣專長,性情氣質,這多反映在其課堂以外的體育藝術及活動服務等。此之所以,升中面試向為兵家必爭之地。
再者,作最壞打算,即使失利,往後仍有統一派位階段可補救。它佔七成學額之多,且會抽籤(俗稱「攪珠」),有運氣成份,首階段名落孫山的學校,在此仍有機會派回。
此外,另一宜注意者,就是有時候放棄第二志願,漏空不填,更為有利。此情況,發生在首次兩志願的興趣差距較大,喜歡第一志願的程度遠超第二時。因為萬一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,被第二志願中學取錄了,便不能再參加統一派位,失卻隨後在學額倍多的階段碰運氣,再試第一志願的機會,得不償失。
(圖片鳴謝:our-team, freepik)
如何選校
怎樣替孩子揀選最佳中學?老生常談,往往是金石良言。宜考量學校之辦學理念、校風專長、傳統特色、宗教信仰、收生標準、班級結構、開設科目、未來發展;子女之性情志向、興趣特長,能力氣質等等,兩者是否相符配合。切忌人云亦云,追逐名氣。
以上是選校之主觀考慮標準,而最佳之客觀標準,應莫過於該校學生之DSE成績。畢竟六年中學生活,就是為考上大學,而大學之主要取錄準則,不就是DSE分數嗎?以下文章介紹一中學排名榜,以DSE成績為準則,簡明有效,不妨參考。精明的家長,不會輕信坊間許多標準不明,評分主觀的所謂排名榜。
另一可供參考之客觀資料,乃該中學自行分配學位之數量。可以此衡量競爭程度有多大,約莫多少學生爭取一學額。此數字列載於《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》。
重要日程
獲取錄之學生,將於三月底接獲通知,毋須參加隨後之統一派位,屆時宜留意學校之書面及電話通知,亦可以中一派位電子平台查閱。正式結果則於七月上旬,連同統一派位一同放榜。
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時間表
2025年 | 事務 |
1月2 - 16日 | 接受申請 |
2 - 3月 | 面試 |
3月31日 | 中學通知獲取錄學生 |
7月8日 | 正式放榜(連同統一派位) |
7月10 - 11日 | 辦理中學註冊 |
看過上述資料,按部就班,循序漸進,逐項準備,心儀中學便近在眼前。選好學校後,下一步該是預備面試了。在此謹祝心想事成、一矢中的!
_____________________
欲告別補習中介,良師親自選?
眾多老師履歷電話,直接致電老師。
請即訪補習告示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