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評局令人驚訝的中文水準

2013-07-31 06:00 pm | 瀏覽次數 : 6515

         近月對於新高中的中文科是否重用範文、文憑試考生集體作弊等事件的討論沸沸揚揚,到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網站搜集資料時,意外地發現,考評局中文遣詞用字的水準令人驚訝!

       本想搜集一些關於文憑試放榜的資料,看到考評局竟然棄簡潔傳神、古雅通達的「放榜」一詞不用,改稱「成績發放」!此等用詞,像極了大陸的「高度肯定」、「加大力度」等機械語言,想是對英文 Result Release 的拙劣翻譯。雖然考評局有兩篇近月的新聞稿的標題使用「放榜」,但僅限標題,內文仍是通篇「成績發放」,見2014年文憑試考試時間表及放榜日期》

 

考評局令人驚訝的中文水準 ─ 「成績發放」(見黃圈)

 

       接着隨意瀏覽考評局的「本局簡介」,一瞥之下,更覺觸目驚心!首先,該簡介有六點,其中第二點是「管治」,內容有考評局委員會的名單、組織架構和「『管治』概述」,如委員的委任、職責和賬目審計等。

「管治」一詞,有統治、高高在上之意,多用於國家與百姓之間,如「近年政府的『管治』不得人心。」如要用於機構組織與其成員之間,亦是由第三者使用,如某記者說「黃主席採取硬朗的作風管治公司,漸見成效。」機構是不應在自我簡介時,把自己的工作形容為「管治」的,除非考評局把自己的職員,和廣大考生家長視作臣民來統治了。顯而易見,改用「管理」或「運作」便可。

 

考評局令人驚訝的中文水準 ─ 「管治」和「企業」(見黃圈)

 

還有,考評局「本局簡介」的第四點是「企業資訊」。「企業」一詞,多用於商業公司,考評局為非牟利,職掌教育考試要務,所有委員均由特首委任的機構,降格自稱為以賺取利潤為首要任務的「企業」,豈非自甘墮落?除了「現代教育」之外,有學校會自稱為「企業」嗎?相信很多中學生都會懂得用「機構」、「組織」。

瀏覽至此,已無心再看矣。多年來,香港學子的補充練習愈做愈多,中英文水準卻每下愈況。今見博士專家林立,正研究如何挽救學生中文程度的考評局,其網站的中文水準如斯,能不為下一代擔憂嗎?

 

 



(不會公開)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