瞭解學生自殺心態,防微杜漸

2016-03-15 10:00 am | 瀏覽次數 : 1821

         新學年開始迄今,學生自殺案竟達廿二宗之多,遍及大、中、小學,當中不乏品學兼優生,仿如瘟疫蔓延,令人震慄!宜多瞭解輕生者之心理狀態,提高警覺,防微杜漸。

      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,大部份輕生者的心理,均處於強烈地無助和絕望狀態,方會想到作傻事一步。令人不解的是,年青人仿如初升旭日,青春無限,應不識愁滋味才是,何以感到心灰無望?原來,此種可怕的感覺,可以從環境「學習」得來的。

       當代美國心理學家馬田沙利文Martin Seligman),被譽為積極心理學之父,於七十年代提出著名的「習得無助感」(Learnt Helplessness)理論。他進行實驗,把三批狗隻分別放在三個箱子裏。

第一組:不會受到電擊。

第二組:狗隻會受到電擊,但牠們跟前有一按掣,觸碰按掣,電擊立止。

第三組:狗隻會受到電擊,也有按掣,但即使觸碰按掣,百般掙扎,電擊依然。

 

瞭解學生自殺心態,防微杜漸

 (Image courtesy of M Yashna at Flickr)

 

       第一組的狗隻當然安好,但第二和第三組的狗隻皆變得怠倦、消沉、抑鬱、沮喪,失眠和食慾不振。有所不同的,是第二組的狗隻能迅速,而第三組的狗隻則症狀持續,猶如人類的憂鬱症。

       最令人震撼的,是此實驗的下一階段。同樣是這三組狗隻,但這次牠們的箱子有一出口。當受到電擊後,第一和第二組的狗隻馬上逃離,但第三組仍然呆在當場,任由電擊,只懂倒地哀鳴和顫抖,渾然沒有嘗試逃走!

       沙利文博士的結論是,當任憑怎樣努力,但都改變不了受苦的話,長此以,便「學」到放棄。

       實驗裏,狗隻肉體受苦;現實裏,學生往往是心靈受苦。發人深的是,現今社會衣食無缺,是什麼樣的「電擊」,教學生們走上自殺放棄的絕路?是父母的批評和期望?功課的壓力?朋儕的觀感?……

 

 



(不會公開)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