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孩預防和根治之道,簡單得家長做不到

2014-04-23 07:00 pm | 瀏覽次數 : 5653

        「港孩」一詞,概括現代香港孩童脆弱低能之一面­­──倚賴、懶惰、自私、挑剔、脾氣劣、品性差等。許多兒童心理學家、教育博士,為此現象著書立說,徵引理論,詳細分析。套用時下流行用語,港孩的「特徵」就是「缺乏自理能力」、「無目標動力」、「情緒商數低下」、「自我中心」‥‥‥等。

       港孩現象,令人慨嘆!往昔生活艱難,父母終日在外為口奔馳,環境所迫之下,許多十歲八歲的小孩已懂得煮飯洗衫、買餸洗碗、抹窗洗地,甚至幫忙照顧年幼弟妹。今日經濟富裕,同年紀的孩子懂得的是彈琴跳舞,游泳四式,但從未踏足廚房,甚至連鞋帶也不會綁。用本地一句俗語形容,雖然難聽,但貼切傳神──「廢柴」也。舊日的平常生活事務,如今竟成「能力質素」。

       專家博士們對港孩貌似嚴謹專業的描述形容,確有其事,只是將簡單問題變複雜了,容易令人忽略問題的癥結所在。其實同樣事情古已有之,一言以蔽之──「驕縱溺愛」矣。認清港孩現象的本質,對解决問題大有裨益。 

港孩預防和根治之道,簡單得家長做不到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(Image courtesy of stockimages at FreeDigitalPhotos.net)

 

       預防和根治港孩之道,簡單得恐怕令家長難以置信。既然是驕縱溺愛,毋需動用專家們高深的教育理論,運用常識──把對孩子的諸多侍候一概撤走便行。只要是安全和衛生,不論玩耍也好、學習也好,一切事情均應任由孩子自由探索,放手任其嘗試發揮,家長從旁指引便可。西方家庭普遍有此作風。

       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,由學步學語到打球遊戲、由清潔執拾到煮食修理,都是一種學習,能訓練生活的技能,培養個性的成長。從中孩子可以學會動腦思考、克服困難、建立自信、愛惜物用、勞動鍛煉、瞭解事物的關係和體味人情事理,得到無價的經驗和教訓,獲益無窮,這些都是子女茁壯成長,港孩永遠欠缺的根基和養份。

       倘若這些全由外傭或父母長輩代勞,孩子成長學習的寶貴機會便給剝削了。我們想培養子女成為只懂比賽獲獎,養尊處優的港孩廢柴,還是頂天立地,社會未來的棟梁?

 

 

(可參看教養子女,值得向西方父母學習之處。)


 



(不會公開)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