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次有助子女學習嗎?

2013-03-25 08:30 pm | 瀏覽次數 : 5348

          近代香港家長,對子女的學業名次都費盡心思,勞心勞力。從幼稚園開始,到升讀小一、中學和大學,層層闖關,務求一直名列前茅,將來能以優異名次畢業,出人頭地。然而,名次對於孩子的成長和學習,是否有所助益?

       奠定英美近百年來,教育改革思想的英國哲學家靴拔史賓沙(Herbert Spencer),卻早在一個世紀前,已提醒父母們別給分數和名次毁了孩子。他認為以分數和名次評斷小學生的學習表現,不符科學和不當。因為許多考試題目的設計流於機械,僅為方便評分,而且分數和名次的低後,令此年齡階段的兒童徒添挫折感,影響自信。

 

名次有助子女學習嗎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Image courtesy of suphakit73 at FreeDigitalPhotos.net)

 

       史賓沙認為着重分數和名次,只會促使孩子滿足試題的標準答案,失去探索知識、學習求知的精神和樂趣,即使考得高分數、高名次亦得不償失,而低分數、低名次的,更易自暴自棄。他提倡父母勿太看重子女的分數名次,別以此判斷其優劣好壞,應多加關心子女的思維能力及學習方法,最堪父母珍惜鼓勵的,是孩子寶貴的興趣和好奇心。

       百年前的史賓沙已發現,青少年過度學習的問題嚴重。過份緊張頻密的課程編排,沒完沒了的家課和補充練習,催谷分數名次,只會適得其反,使孩子身心疲憊、壓力沉重、厭倦讀書和熬壞身體,喪失愉快學習及健康成長的機會。

       現代學校流行以 AB+‥‥‥ 等評級,取代打分數和排名次的方法,便是源自當年史賓沙以及其它教育學者倡議的改革,故意淡化名次優劣,以具體的指導和幫助取而代之。你看如何?

 



(不會公開)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