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教中,為何行不通?欲中文優秀,學廣東話遠比學普通話重要

2016-05-16 10:00 am | 瀏覽次數 : 1920

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許多家長均欲子女多學普通話,希望其中文修養良好,且方便日後謀生,甚至偏愛普教中(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)的學校。殊不知,要文優秀,學普通話弄巧反拙,學廣東話方為上策。

       廣東話音韻豐富,共有九聲之多(有分類為十聲),堪稱世上最難學之語言,而普通話只有四聲。掌握複雜多變的聲韻發音,刺激孩童大腦之發展,不單對其語言能力,甚至智力思考亦大有裨益。此之所以,學會廣東話後,再學普通話容易得很,反之不然。

       順帶一提,由於普通話的聲韻單調,同音字過多,逼得要以複詞辯義,冗長累,遣詞用字不能像廣東話般,保持文之精煉簡潔,更加接近文言文。擧例,廣東話的「杯」、「碧咸」(足球名星)和「吾返新界」,普通話要說成「杯子」、「貝克漢姆」和「我回到新界去」。

 

普教中,廣東話,普通話,學廣東話,學普通話,中文

         (Image courtesy of Bridget Coila at Flickr)

 

       此外,廣東話繼承了中原自先朝,最大部份的中古語成份,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傳統,為大陸眾多方言之最,傳承久遠。反觀普通話,乃源於民國政府於一九二三年,依據已混雜了幾成滿洲語音韻的北京官話制訂已成,不足一百年的歷史。如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於一九五五年,把國語改稱為普通話,制訂所謂的「現代標準漢語」計算,更只有約六十年歷史,何能普教中呢?

       最重要者,乃廣東話音義合一,保存漢語神髓。例如「抑鬱」、「寂寞」和「急速」等詞,用廣東話讀來孤絕短促,但以普通話讀來,卻變成輕鬆舒暢,神韻盡失。以普通話誦讀詞,如《出師表》、《滿江紅》等,更見其弊,用廣東話讀來則平仄分明,語調鏗鏘,音義俱全。 

       學普通話,當然有其必要,但欲掌握上乘之華夏語言文化,用日常母語,廣東話便是金鑰匙。普教中,行不通也。

 

 

 

取材自陳雲《中文解毒》系列

  

_____________________

欲告別補習中介,良師親自選?

眾多老師履歷電話,直接致電老師。

請即訪補習告示板

 



(不會公開)
Top